公募高管更迭不断 年内近百家基金公司副总以上职位“换血”
来自: 北京商报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高管人员可谓变动频繁。北京商报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截至10月18日,年内已有96家基金公司副总经理以上职位出现人员变更。仅10月17日,就有华安基金、国金基金、国开泰富基金等5家基金公司变更高管人员,变更职位更涉及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及督察长。有业内人士认为,基金行业高管变更的原因或与资管行业考核压力相对较大有关,从而导致行业流动性加剧。
基金公司高管变更这一现象在近日颇为集中。仅10月17日一天,就有5家基金公司先后发布高管变更的公告。其中,华安基金、国金基金、中加基金发布新任高级管理人员走马上任的公告。国开泰富基金、长安基金则发布代任高管的相关公告。
其中,华安基金新任总经理为张霄岭,曾任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兼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等。国金基金方面,新任副总经理于涛,于2018年8月加入国金基金,曾任总经理助理兼固定收益投资总监。此外,中加基金则新任刘凌为督察长。据悉,刘凌曾在第一创业证券、北京银行工作,于2013年加入中加基金。
除了新聘高管外,同日,也有部分基金公司就原高管离职或工作变动等原因,采用内部人员代任的情况进行公告。例如,国开泰富基金的董事长郑文杰因工作原因不能履行职务,由总经理朱瑜代为履职务。另外,长安基金总经理袁丹旭因个人原因申请离职,由董事长万跃楠代任。
事实上,基金公司高管变更频繁这一现象并非在近期才出现。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今年以来,共有96家基金管理人出现高管变更,累计变更人数达265人。具体来看,年内已有20家基金公司先后变更董事长一职,涉及新任和离任共40人。与此同时,还有34家和66家基金公司出现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变更,分别涉及70人和107人。值得一提的是,年内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变更人数已超越2019年全年的106人,可谓年内变更最为频繁的基金公司高管职位。
从9月以来披露的相关公告中不难看出,主要与个人原因或工作变动有关。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表示,行业内高管变更的原因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其中,高管主动变更体现为个人为谋求更好的发展,如“奔私”等;而被动变更则可以体现为业绩考核不佳,被股东解聘等。
正如杨德龙所说,公募高管“奔私”已不在少数。今年5月,曾在东方证券和东方红资产管理就职超20年的东方红资产管理副总经理、公募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林鹏离职,选择“转战”私募。此前,富国基金前明星基金经理于洋、大成基金原研究部总监、社保基金及机构投资部总监王文祥等公募人士选择在私募行业“另立门户”,并一度掀起“奔私潮”。
在业内人士看来,“奔私潮”的涌现也与行业制度以及高管职位的部分特性不无关系。杨德龙评价道,该现象说明资管行业及考核压力大,所以导致行业流动性也较大。同时,由于高管人员在存在稀缺性,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等原因,所以会出现高管人员主动离职的现象。因此,基金公司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对高管的个人激励,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坦言,对于基金公司而言,高管变更是一把“双刃剑”。北京某大型公募内部人士提到,对于高管变动的影响也应该辩证看待,当更有能力的人上任,则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发展质量。但不可否认的是,重要的高管离职也确实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想要财富积累“更上一层楼”,试试培养这6种金钱观念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锤子财富2020-08-20 18:09:150000中国最神秘的独角兽,如何统领“蚂蚁军团”?
2022年1~12月,广东省服装出口量位列全国第二,但出口下降8.6%。严峻的出口形势下,无论是向大卖家供货,还是亲自下场做批发或零售,理论上,在成本和销售两端同时承压的外贸服装制造商,会将愈加火热的跨境电商视为“救命稻草”,蜂拥而上。然而,《中国新闻周刊》近日采访发现,在拥有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广东省,中大型外贸服装制造商对火热的跨境电商态度冷淡。中国新闻周刊2023-04-08 07:45:450003不死心!美国政府再度要求封杀微信
来自:新浪科技美国司法部今天向加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提交动议,要求主审法官劳伦·比勒(LaurelBeeler)撤销之前颁发的初步禁令,允许美国政府在苹果和谷歌商店下架和封杀微信应用。0000微信在聊天框加入话题功能 提高流量分发效率
来自:新浪科技11月14日晚间消息,有网友发现微信聊天对话框中也可以出现话题,只不过在最新的iOS版7.0.18版本中,尚未发现更新提示,此次或为微信开放针对聊天对话框的话题功能灰度测试,也是微信进一步提高流量分发效率的手段。锤子财富2020-11-15 11:26:290000一季度经济数据即将发布,多家机构给出这些预测
多家机构预计,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达到4%左右,乐观的预期接近5%。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市场预期持续好转。国家统计局将于4月18日发布一季度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数据。多家机构预计,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达到4%左右,乐观的预期接近5%,实现全年增长目标的难度降低。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疫情影响大幅消退后内生动能反弹。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