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3

票据利率跌破1%创新低,是否预示信贷投放不理想?

锤子财富2023-07-31 22:11:410
逻辑逐渐变化。

7月银行票据转贴现利率持续走低,月末更是迅猛下行,引起市场关注。

28日,半年期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一度跌破1%,最终收于1.02%,3个月期收于0.90%,均创年内新低。31日,半年期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略有抬升,收于1.04%,3个月期继续下挫至0.85%。

“反映贷款情况不理想。”对于7月末票据利率迅速下行,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记者表示,整体还是信贷不及预期的体现。

不过从6月来看,票据利率走低的同时金融数据超出预期。有观点认为,票据利率对信贷规模的预示参考意义发生变化,背后是国有大行与中小银行的信贷投放分化。另外,在票据新规实施后,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在内的商业汇票最长期限缩短导致7月供求矛盾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转贴现利率走势。

银票转贴现利率创新低

因为“资金 信贷”的二元属性,银票转贴现利率尤其是短期限转贴现利率一直被看作信贷规模的先行指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银行在信贷景气度较高时,往往会抛售票据为信贷“腾挪”空间,这也会导致银票转贴现利率在月末尤其季度末抬升;反之,在信贷景气度较低时,银行会加大票据资产配置,“以票充贷”,从而会拉低转贴现利率。

以信贷低迷的2022年为例,各银行的票据贴现业务规模普遍出现大幅增长,“资产荒”背景下,票据转贴现利率一度逼近“零利率”。上市银行年报显示,去年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大行的票据贴现余额增幅均超过50%,其中建行、农行、工行贴现规模均呈翻倍增长,期末余额均突破万亿元;城农商行中,渝农商行、瑞丰银行、重庆银行、常熟银行票据贴现配置增幅也在50%以上。

不过今年以来,自3月末冲高后,银票转贴现利率持续震荡走低,仅5月月末有抬升现象,6月末半年期、3个月期国股转贴现利率分别降至1.4%、1%。进入7月,两个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持续下行,其中半年期利率持续位于1.5%以下,月末续创年内新低;3个月期利率月末跌破1%,1个月期利率更是逼近0。同期,票据与同业存单、国债间的利差持续走扩。

7月31日,也就是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半年期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略升0.02个百分点至1.04%,3个月期利率继续下挫0.05个百分点,收于0.85%;城商行3个月期银票转贴现利率也跌破1%,收于0.99%。

这也引起市场对于信贷需求持续转弱的担忧。回顾季末银票转贴现利率冲高的一季度,政策引导的信贷需求逐渐释放,银行基于存贷考核压力、信贷投放前置策略等,实现了信贷规模的超预期增长,票据融资“充量”比例明显减少。

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创下新高,其中企业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3.17万亿元、6.6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803亿元。其中,3月份票据融资减少4687亿元,同比少增7874亿元。

但票据利率的预示逻辑也在发生变化。以6月为例,尽管月末各期限银票转贴现利率整体向下,但当月金融数据没有延续4月、5月放缓趋势,信贷情况明显好于预期,而非如市场担忧般低迷。数据显示,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中,票据融资减少821亿元,同比大幅少增1617亿元。

有分析指出,6月票据利率与金融数据的背离,主要在于结构性原因。一方面,部分大型国有银行在半年末信贷投放力度较强,为金融数据提供较强支撑;另一方面,部分中小银行信贷投放力度不足,需要票据来冲抵信贷规模,叠加资金面较为宽松,造成票据利率较低。

更多是因供需导致的季节性下调

那么,如何理解7月票据利率持续低位,月末迅速走低?

王一峰认为,这主要还是反映了贷款投放不理想。不过他此前也表示,票据利率波动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也受交易逻辑驱动。一般季初月份信贷额度较为宽松,部分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进场收票,会带动其他银行和非银机构买盘入场收票,致使月内票据利率出现大幅回落。

法询金融固收组分析称,考虑到7月季节性因素更强,当月银票转贴现利率对金融数据的参考意义可能依然不强。除了6月背离的案例,数据也显示,传统上7月均是一年内票据利率偏低的月份。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7月是一个很鸡肋的月份。”法询金融固收组在分析中表示,考虑到商业银行普遍在一季度尤其1月份冲刺信贷规模,加上企业信贷需求旺盛,1月往往是银行开票量最大的一个月。而考虑到当前银行承兑汇票期限普遍在6个月,预计7月票据到期量较大。

这也意味着,此前信贷低迷带来的银行“抢票”,加上目前票据大量到期,可能会加剧票据的供求矛盾,从而助推转贴现利率下行。法询金融固收组认为,7月银票转贴现利率更多是因为供需关系导致的季节性下调,不一定意味着社融数据低于预期。

事实上,当前监管对票据“去信贷化”的导向已逐渐明晰,业内普遍认为,未来票据利率对信贷的先行指标作用将逐渐弱化。自今年1月1日起,央行、原银保监会修订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实施,文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通过开票拉存款、通过票据贴现来调节信贷规模等操作空间。

《办法》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在于,商业汇票最长期限由1年调整至6个月。有分析指出,这可以为中小企业降低账款周期和融资成本,而商业银行是票据资产的配置主力,期限缩短可能会增加票据二级市场的利率波动和交易规模。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