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16

让金融更安全地拥抱科技,外滩大会热议融合安全

锤子财富2023-09-07 21:30:260
构建“各司其职、风险分摊”的合作边界是关键。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融合发展中有何新型风险与挑战?这成为2023年外滩大会“探索下一代安全智能”论坛上的热议重点。

“融合是大势所趋,解决好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构建‘各司其职、风险分摊’的合作边界是关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7日在外滩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他指出,金融和科技合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可控事件,要求平台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两方都作出努力,全面实现安全化找到彼此融合的交叉点。

记者从现场获悉,国际产业组织“云安全联盟”(CSA)大中华区宣布成立“AI安全工作组”,中国电信、蚂蚁集团、华为、百度、火山引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金融测评中心等30余家机构成为首批发起单位。该组织致力于共同解决AI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安全难题。

金融拥抱科技“危”“机”并存

近年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依托数字化转型契机,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传统金融行业节省人力成本,减少员工重复劳动,提升运营效率,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改善客群体验;另一方面,科技助力金融机构解决安全问题上的痛点,包括金融监管、金融反欺诈、数据激增等。

科技为金融行业的革新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使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着新挑战。“当前,金融科技已经完全融入金融行业的方方面面,各类业务也受到监管的关注,”杨涛称。他举例称,在银行业方面,监管的重点主要是依法合规、守正创新,统筹安全与发展。杨涛解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技术的全面性和复杂性需要越来越多的开放与合作,商业银行实现完全自主创新的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信息官张斌也在会上表示,当前大部分银行的数据都由开源软件来运行,存在较高的运营风险和治理成本,单个银行自主解决的成本较高。他呼吁,国家能够针对相关问题出台措施,助力银行解决使用开源软件带来的风险隐患。

对于证券业务来说,科技助力零售经纪业务扩展到机构业务、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和中后台等领域,推动证券业务全面向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在此背景下,数据要素在证券业务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证券公司纷纷开展数据治理工作。

证券业务全面数字化使得新问题层出不穷。杨涛提出,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风险:一是数据治理与数据安全问题;二是以技术为核心的行业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三是自主可控和自主创新问题;四是投顾业务存在风险,尤其是模型与算法方面。

而对于保险机构来说,金融科技能够赋能保险业务全流程,保险营销渠道多举措创新,互联网保险目前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保险业务生态正在被重塑。

“保险机构与技术最为密切相关,也最容易存在风险隐患。”杨涛认为,首先,要关注互联网保险的规范性,当前保险科技的应用更多地倾向销售以及产品设计端,但对于售后、理赔便利性等环节的多技术运用仍有待提升。其次,要关注信息科技外包风险,保险机构技术外包风险的管理能力亟需提升。再次,在数字化技术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保险机构要采取新的战略,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建设,从多个维度保证数据安全。

实现全面安全化是当务之急

科技渗透进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和实践中,使得金融机构在业务的全流程范围中存在风险隐患。“人工智能具有算法黑盒属性、数据依赖性、技术易滥用等特点,导致其过程难解释、行为难预测、结果难控制,”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李安民指出,当前,AI 金融面临多维安全风险,包括数据安全挑战、算法可信挑战、基础设施可信挑战、技术风险及社会风险五大方面。

杨涛表示,要完善金融科技生态与夯实基础要素,首要是推动金融科技生态的建设与完善,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的激励相容机制安排,促使不同层次的金融科技参与主体合作共赢、协同创新,通过数字化手段和工具,改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的效率、降低成本。

业内普遍认为,要推动不同主体在共同生态圈中实现合作共赢,当务之急是要将底层的新型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安全化。李安民提出,要将AI安全能力产品化,使其更可控,具体来说,要将安全能力划分为安全测评、安全监控、安全防护三个维度。尤其是在大模型应用方面,针对隐私识别、违规内容、内容侵权、虚假信息、意识形态、提问行为等提升相应安全能力。

将安全能力接入金融机构的日常实践,中国民生银行已迈出了步伐。张斌称:“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建立数字安全防御体系,保障数字金融更好、更快、更稳健发展。”他解释称,在安全攻防上,民生银行制定了金融数字安全建设目标,一是数字化安全服务,二是数字化安全运营,三是数字基建安全防护;在具体目标上划定安全架构设计的总体原则,提出了“能力导向、架构驱动”的方法论以及“1314金融数字安全体系框架”。

为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安全能力,也需要科技企业从AI技术底层进行突破和支持。当前,蚂蚁集团大模型安全实践已从“事前、事中、事后”作了努力,一是利用蚁鉴测评进行可靠检测,二是包含数据可控、训练可控、推理可控三个维度的安全可控,三是利用自研系统“天鉴防御”进行安全防御。

在平头哥半导体软件研发总监李春强看来,打造科技安全,还需要聚焦芯片安全技术,从硬件角度为安全体系提供支撑。李春强称,对安全生态来说,AIoT能够起到释放高级威胁检测和预防、预测性与主动性安全措施、彻底改变监视和监控、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等作用。

在金融科技生态完善、安全能力实践、底层安全生态塑造之下,最受关注的是数据。“大模型安全全面赋能,对数据的量和质要求非常高,这比算力本身可能更重要。”李安民强调。

在杨涛看来,要使数据真正成为金融业变革的核心力量,需实现数据要素链、数据资产链与数据价值链的“三链融合”。一是数据要素链,要把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交易、保障等一系列环节做得更完备、更顺畅;二是数据资产链,数据资产体现了数据要素里最有价值的部分,意味着数据更加标准化、可识别、可利用;三是数据价值链,为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等带来“增量价值”,最终助力于“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与融合。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