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2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各部门出了哪些实招硬招

锤子财富2023-07-27 22:04:260
还面临围绕创新全链条的系统设计不足、专门的支持工具和产品不多等问题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27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金融的助推下,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正在向建设科技强国迈进。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科技金融工作还面临围绕创新全链条的系统设计不足、专门的支持工具和产品不多等问题。要推动科技金融措施更加精准、更加系统,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在会上表示,将聚焦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重点方面,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与各类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更相适应、业务更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

就在26~27日于浙江杭州举办的202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五部门联合启动了“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负责人牟淑慧在上述吹风会上介绍,将继续开展“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不断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等支持力度。

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优化市场机制、丰富金融支持工具,初步建成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科技型企业贷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截至2023年6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5%,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较高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5.1%,连续3年保持25%以上的较高增速;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为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4%,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功能明显增强。相关部门推出了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等债券产品,拓宽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设立科创板、北交所,深化新三板改革,引导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余额约4500亿元,超过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近14万亿元。

张青松表示,中国的金融供给模式是以银行信贷为主体,大大小小的银行是提供科技资金的主力军。从央行角度来讲,要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从其管理机制、风险评估、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服务能力,把科技创新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纪敏认为,完善科创金融生态体系,进一步突出资本市场重要作用,应当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挥全面注册制的透明度优势,为科创企业投资建立良好的退出机制,以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科创企业的权益投资。

引导资本市场敢于投早投小

科技创新由于前期的投入高、不确定性强且不具备可以抵押的资产,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意为之投入。

吴朝晖介绍,针对前沿研究、成果转化等创新环节中的风险投资介入不足等问题,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在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加强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入到关键技术领域和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另一方面,支持科创板、北交所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更加精准地增强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可得性,提升资本市场“硬科技”底色。

张青松也认为,科技创新是探索性、创造性的工作,投入不一定有产出,但不投入肯定没产出。金融机构满足初创期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可以采取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综合支撑体系。

张青松表示,要建立健全创投基金的考评和容错免责机制,更好发挥投早投小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推动创投机构加强自身的投研能力建设,对投资对象也就是初创期科创企业加强战略咨询、资源整合的综合化服务能力。

据介绍,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重点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增强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扩大科技型企业发债规模,为科创型企业发债开辟绿色通道;研究推动高收益债券市场建设,设计符合高收益特征的交易机制与系统;丰富科创类债券产品,鼓励发行混合型科创票据,支持非上市科技型企业发行含转股条件的创新公司债券;优化科创型企业发债环境,包括评级机构、评级方法、评级覆盖面等。

防范金融风险

科技创新往往具有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防风险也是一个关键词。

在统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张青松表示,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指导银行业等各类金融机构严守风险底线,重点督促它们落实好风险防范的主体责任,坚持自主决策、自担风险,使得金融创新、风险防范形成一个逻辑整体,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金融创新持续健康发展。

“引导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更多利用大数据等模型带来的赋能作用,规范运作,加强内控,提高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张青松说。

作为金融服务对象的科技型企业也要履行自身信息披露、接受市场监督的义务,把自己的科技成果、科技投向向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分享,作为上市公司,更应该把全面的信息向市场披露,缓解或解决银企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张青松还提到,要进一步发挥保险和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作用。科创活动不确定性较强,融资担保和保险有风险分担的天然职责和职能。具体到首台首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将进一步完善保险补偿机制试点政策。

助力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工信部目前正在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的投融资路演活动,搭建股权融资平台,引导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

牟淑慧在吹风会上介绍,与间接融资、上市培育等融资促进工作有机结合,工信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参与投融资路演活动,推动形成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多元化接力式投融资服务。组织各地加强对企业股权融资需求的定期摸排,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企业需求,分层次、分领域举办形式多样的投融资路演活动,促进供需信息对称,引导各类投资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投资力度。

26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启动了“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该行动将围绕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鼓励金融机构结合产业链特点,“一链一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多元化金融支持举措,加大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力度。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李妍称,在这个行动之下,各部门将加强政策协同、业务联动,通过优质高效服务,服务好这些链上的中小微企业。

李妍表示,在各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降,目前存量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是4.09%,比去年同期降低了39个基点。

从上市融资趋势来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1年IPO融资约2000多亿元,同比增长25%。到2022年,IPO融资达到3000多亿元,同比增长了48%。2020~2023年,平均单家企业IPO融资金额从7亿多元提高至接近10亿元。整体上,这些企业在A股市场上获得了比较大的资金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高太山表示,通过调研发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但融资贵的问题依然无法突破。还需多措并举提升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性。比如,加快完善银行内部对企业评级管理办法、对基层信贷人员考核方法,让银行资金正常流向敢于创新的优秀企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比如,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力度,引导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投向初创企业,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和税收优惠政策,拓宽投资多元化退出渠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