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地头到床头一碗“放心药”,中医药出海标准化如何提升?
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健康资源,在出海服务全球的过程中,在标准化壁垒的突破以及建立国际认可的质量控制体系方面任重道远。
就这一话题,在近日第一财经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共同开启的2025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上的一场关于“可持续出海重塑全球商业与健康格局”的分论坛上,来自医药行业的专家共同探讨了如何实现精准可控的中医药产业链质量体系,赋能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创新。
专家一致认为,在信息化时代,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将能为中医药出海提供更大的助力,在中药标准化、药品溯源以及药品的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作用。

从田间地头,到老百姓床头的一碗“放心药”,其中要经历从种植到加工、流通、代煎、配送等多个环节。
“现在借助数字化区块链溯源平台,药从哪里来、什么时候采摘、什么时候加工、煎制、配送的整个过程都有清晰的记录可查。”上海信医科技董事长张少荣表示,“这让传统药材有了更稳定的质量标准,也能让老百姓吃得更放心。”
扬子江药业集团自2019年就开始探索利用区块链溯源中药材。该公司已在全国建了80多个中药材种植基地。扬子江药业集团ESG办公室总监郑旭江表示:“通过我们的区块链技术广泛使用,我们实现了从种子开始到育苗,到分发给农户的种植,包括药材来自哪个地块,整个路径都有非常严格的数据记录。区块链技术也在给药企创造商业价值。”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出海的步伐加快,中药如何建立标准化质控体系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上海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上海医药国际事业部原副总经理韩慧兰谈到中药标准化的问题时指出:“我们希望出海的中医药产品是附加值更高的中医药成品,目前在出海方面还面临互认体系等方面的挑战。”
扬子江药业明年将迎来国际化元年。郑旭江介绍称,该公司参与的中药材产品标准建设工作,并成功进入了欧洲药典。“我们参与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是产品要出海,标准也要跟着出海。”他表示。他还提到,在中医疗效的评估方面,国内已有企业开始按照西药标准做临床对照试验,以同样的标准和全球对话。
张少荣表示,中药标准和质控体系的建立是目前行业存在的挑战和难点。“整个行业都在思考,怎样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把溯源的体系串起来,从上市前检测到上市后检测,以及中间的抽查环节,变成全国统一的一套可信的溯源体系。”他说道。
江西南华草本中药总经理刘斌提到,在中药出海成为未来庞大的趋势的背景下,国内已培育了多个重点中药出海口,该公司已经在武汉港口获得了出海贸易的相关资质,希望未来在“一带一路”的出海带动下,推动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
“从顶层设计上,我们把武汉作为试点,未来试点如果能够成功,通过商贸的路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也有机会再逐步扩大,成为一个业内可以参考的标准化的模版。”刘斌表示。
韩慧兰建议,企业要有走出去的清晰战略。“从长远考虑,国家的战略是要结合中医的传统和优势,做差异化的竞争,因为国内很多中药企业同质化的现象也很严重,所以更要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她说。
潘功胜会见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会见来访的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共同关心的经济金融议题交换了意见。2023年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会见来访的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共同关心的经济金融议题交换了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参加会见。0000厦门一人多次虚报个税扣除欲骗税,反被税务彻查补税
距离6月底个税汇算清缴截止日渐进,税务部门公开披露违规案例愈加频繁,意在警醒纳税人依法纳税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仍在继续,而一些纳税人违规操作骗税案例时有发生。6月9日,税务总局再次公布5起未按规定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案例,其中厦门一个案例告诉读者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0000国家统计局:3月份火电由降转升 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
其中,火电同比增长9.1%,1—2月份为下降2.3%;核电增长4.6%,增速比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风电增长0.2%,增速比1—2月份回落30.0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1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4.6个百分点;水电下降15.5%,降幅比1—2月份扩大12.1个百分点。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与1—2月份比,原煤、天然气生产有所放缓,原油、电力生产加快。锤子财富2023-04-18 10:35:260000淘宝天猫集团完成组织调整:三大行业发展部成立
戴珊主导淘宝天猫集团在6大集团中率先完成了自己的组织设计。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今日,淘宝天猫商业集团已经按照新的组织架构进入正式运转。两周前,阿里巴巴开启“最重要组织变革”,形成16N全新架构。在阿里巴巴新的顶层设计之后,戴珊主导淘宝天猫集团在6大集团中率先完成了自己的组织设计。00012024年宏观经济如何走?南开大学发布十大预测
房地产是决定2024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5%左右增长的关键所在。1月17日,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下称《报告》),对2024年我国宏观经济进行了十大预测,涉及宏观政策、房地产、物价、人民币汇率等多个方面。当天,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数据公布,国内生产总值(GDP)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