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社论:在法治轨道上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立法的总体思路包括:强化实施保障,进一步健全国家发展规划的实施保障机制,为在法治轨道上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更好发挥其战略导向作用提供制度支撑。
今年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此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不断提高国家发展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当前,我国在发展规划方面还缺少一部总体性法律。由此也就需要通过加强立法进一步推进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连续性、权威性。
首先是要在立法层面上将规划制定方面的科学性基本原则确定下来。
简略来说,科学性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必须遵循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引;二是充分发挥专家方面的优势,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三是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增强群众参与意识,增强对规划的认同感。
对此,《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明确,立法的总体思路包括把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由党中央提出规划建议、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公布实施的制度安排等,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另外,需要引入专家论证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优势,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这一点在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有关“科学化、民主化”的表述中得到充分体现。
公众的广泛参与不可或缺。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公众参与,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更好地反映人民意愿,增强规划的民主性和社会认同感。
提交审议的《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提出,编制国家发展规划应当统筹考虑要素支撑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财政承受能力和重大风险防范等因素,加强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管理,对拟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等,加强多角度论证和多方案比选。
其次是要在立法层面上将发展规划制定的严肃性、权威性等固定下来。
国家发展规划法的制定能够把国家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督等环节纳入法治轨道,提升规划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能够将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置于体系化的监督之下。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国家发展规划体系,规范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等环节,减少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明确,将完善国家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制度,对国家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机制作出规定。这正体现了规划制定和实施上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将国家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督等环节纳入法治轨道,提升规划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是必然方向。
为此,国家发展规划法的制定要进一步纳入问责条款,对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追责,增强规划执行的刚性。
再次是要在立法层面上将国家整体规划和地方规划统一起来。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发布《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要求明确各类规划功能定位,理顺国家发展规划和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的相互关系,避免交叉重复和矛盾冲突。
现在这一要求在《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中也得到充分体现。通过立法,可以进一步理顺规划关系,明确各类规划的功能定位,避免交叉重复和矛盾冲突,提高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科学性。
总之,对国家发展规划专门立法,旨在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同时法律制定也要对地方上的规划进行严格审查,对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追责,从而进一步完善国家发展规划体系,规范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等环节,减少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量化中性、DMA滑铁卢!从股指期货贴水到量化微盘崩盘
微盘股抛压尤甚,这使得量化中性和DMA受到关注。2月5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低开并大幅低走,再现千股跌停,随后指数走出大型日内V型反转,上证综指勉强收在2700点以上,但中证1000跌幅仍超6%,微盘股抛压尤甚,这使得量化中性和DMA受到关注。回顾2023年,中性产品和1000指增备受追捧,因为全年小盘风格占优,微盘股大涨,新开仓空头合约对冲成本显著降低,双重利好下,中性产品全面收涨。锤子财富2024-02-06 09:31:590000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22条举措的发布将极大提升民营企业谋发展、谋改革、谋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民营经济这支生力军更有力量,使民营经济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和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0000国家统计局: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9541万吨,同比增长1.3%
谷物产量64143万吨(12829亿斤),比2022年增加819万吨(164亿斤),增长1.3%。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关于2023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调查,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分别如下:0000监管送来政策大礼包,银行业息差压力有望缓解
进一步打开空间1月24日,央行宣布降准、结构性降息,同时对经营性物业贷款松绑。机构普遍认为,一揽子利好政策将为金融机构加大实体支持力度进一步打开空间。相关政策对银行具体影响如何?接受记者采访的机构及银行业人士一致观点在于,降准将在前期存款利率调降的基础上进一步缓解息差压力,对“开门红”形成助力;结构性降息并放宽小微贷款标准等,有助于增加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对息差会有收窄效应,但规模利好更明显。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