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91

阿斯利康王磊:未来十年,期待什么 | 三十外企×第一财经

锤子财富2023-10-28 11:30:380
既让中国患者用上全世界的药,也让全世界患者用上中国的药

“我觉得进博会的影响力,不输给达沃斯论坛。”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近期对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表示。

阿斯利康进入中国已经三十年时间,今年也是它连续第六次参加进博会。阿斯利康在中国取得成功,也反哺中国医药创新。

谈到阿斯利康以及中国市场下一个十年,王磊的期待是实现创新的“中西合璧”,既让中国患者用上全世界的药,也让全世界患者用上中国的药。

王磊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

“中西合璧”的创新

“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进博会的时机、时间点非常要紧,同时近期国家也有很多促进经济、招商引资、对外商鼓励的政策涌现,当下就是最好的时间。”王磊在一场进博会预沟通会上,接受了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五周年,也是阿斯利康进入中国三十周年。“阿斯利康在中国的三十年也是见证营商环境不断提高的三十年,中国不断推出对外商投资利好的政策,国家领导反复强调开放。”

第六届进博会即将在11月初召开,这是一个各国政要、公司、合作伙伴见面、沟通、讨论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对外展示开放的一个重要机会。进博会也是阿斯利康跟各地政府,特别是主要经济带省份沟通、合作、签约的平台。

过去三十年,跨国医药企业在中国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在第一个十年,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跨国企业主要还是在华设立代表处,把药品以贸易进口形式带到中国,看中的是中国市场。当时阿斯利康的中国区总部还是在香港,内地是办事处。

2000年之后的十年是跨国企业在华设立工厂的十年,而中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全球化的制造业中心。在这十年里,阿斯利康的两个工厂先后落地无锡和泰州两个城市。

最近的十年,随着普通人生活水平提高,国家希望在重大疾病方面加速引进国际新药。政策上的药物审批改革,加快了普通人用上好药和创新药的机会。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政策鼓励,大量跨国医药企业进入中国,也带动了国内创新药企的崛起。不少地方以生物医药产业为发展方向,一批园区和企业应运而生。

“阿斯利康接下来的十年,应该会和中国创新实现‘中西合璧’,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就是紧紧拥抱中国创新,让国际创新和中国创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实现双赢。”王磊表示。

今年以来,阿斯利康两度扩大在华投资,共计投资7亿美元。今年3月阿斯利康总投资4.5亿美元的吸入气雾剂生产基地项目落户青岛高新区;8月,阿斯利康又追加投资2.5亿美元,增加罐装生产能力和新的吸入气雾剂包装生产线,推动中国工厂成为全球药品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吸收外资8471.7亿元,同比下降5.1%;不过,高技术产业使用外资数量逆势增长,1至8月同比增长了19.7%。

何静主持创新圆桌

如何成为创新源头

部分跨国企业在中国只有商业化部门,较少涉足制造和研发板块。阿斯利康的本土化走的更深远一些。在研发、生产、商业化等方面,阿斯利康在中国都有布局,它甚至把全球战略研发合作都放在了中国。

阿斯利康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的全球研发中国中心2021年启用,成为中国研发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中国中心深度参与了阿斯利康的全球新药研发,从研发管线布局、研发策略制定,到新药上市及药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这个研发中心在过去几年经历了非常迅猛的发展,不管是从研发中心本身的规模来讲,还是从现在所覆盖的管线数量和疾病领域,以及早后期等角度上来讲,都是很大的突破。”阿斯利康全球研发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中心负责人何静对第一财经表示:“我们目前的同步研发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在整个中国的研发管线里,早期项目占到了20%,三年前这个数据接近于零。”

重要的是,这些占比20%的早期管线,更多的是中国已经在引领全球的项目,包括细胞治疗、胃肠道疾病、胃癌、肝癌等。在未来五年内(2023-2027),何静预期,这些研发项目为中国市场带来至少15个创新药物。

何静强调,阿斯利康把中国作为下一个重要的创新源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源源不断针对创新和医药研发的投资进入中国。所以,阿斯利康在中国拥有研发中心,且研发中心迅速扩张,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真正和‘中国创新’连接上,并且把‘中国创新’转化为全球解决方案。”

近年来中国医药创新速度惊人,吸引了不少外部人才,本土也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师。不过医药创新还有一些明显的短板。中国本土的药物研发起步较晚,仍需要时间积累经验和人才。这是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短缺”阶段。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发布在国际顶尖核心期刊上文章数目增加,但总体的论文引用量与国外仍有差距。

“目前中国的医学院还没有‘医药研发’这个专业。未来中国基础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应当逐步纳入对医药研发人才的培养,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基础人才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专业化、国际合作。”何静表示。

何静认为,过去几十年常见病的诊疗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低垂的果实”已经不多了,剩下的“难啃的骨头”,唯有医学以及交叉学科的多学科发展,才能实现突破。

过去数年时间里,第一财经记者曾数次采访王磊。他不止一次乐观看多中国未来。

“整个行业,我们更看重不变的东西。我们觉得确定的事情很简单:中国的市场是最大的,中国的供应链是最好的,中国也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制造业、科学家。”王磊对第一财经表示:“我们还是做好我们的事。把创新的事情做得更好,‘中西合璧’的创新做得更好。让中国患者用上全世界的药,让全世界患者用上中国的药。”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